有毒化學物污染的監測和控制,無疑是環境監測的重點。世界上已知的化學品有700萬種之多,而進入環境的化學物質已達10萬種。因此不論從人力、物力、財力或從化學毒物的危害程度和出現頻率的實際情況,人們不可能對每一種化學品都進行監測、實行控制,而只能有重點、針對性地對部分污染物進行監測和控制。這就必須確定一個篩選原則,對眾多有毒污染物進行分級排隊,從中篩選出潛在危害性大,在環境中出現頻率高的污染物作為監測和控制對象。這一篩選過程就是數學上的優先過程,經過優先選擇的污染物稱為環境優先污染物,簡稱為優先污染物(Priority Pollutants)。對優先污染物進行的監測稱為優先監測。
在初期,人們控制污染是對一些進入環境數量大(或濃度高)、毒性強的物質如重金屬等,其毒性多以急性毒性反映,且數據容易獲得。而有機污染物貝Ij由于種類多、含量低、分析水平有限,故以綜合指標COD, BOD、TOC等來反映。但隨著生產和科學技術的發展,人們逐漸認識到一批有毒污染物(其中絕大部分是有機物),可在極低的濃度下于生物體內累積,對人體健康和環境造成嚴重的甚至不可逆的影響。許多痕量有毒有機物對綜合指標BOD, COD, TOC等貢獻甚小,但對環境的危害甚大,此時,常用的綜合指標已不能反映有機污染狀況。這些就是需要優先控制的污染物,它們具有如下
特點:難以降解、在環境中有一定殘留水平、出現頻率較高、具有生物積累性、三致物質、毒性較大以及現代已有檢出方法的。
美國是zui早開展優先監測的國家。早在70年代中期,就在“清潔水法”中明確規定了129種優先污染物,它一方面要求排放優先污染物的工廠采用*可利用技術(BAT),控制點源污染排放。另一方面制訂環境質量標準,對各水域實施優先監測。其后又提出了43種空氣優先污染物名單。
原蘇聯衛生部于1975年公布了水體中有害物質zui大允許濃度,其中無機物質73種,后又補充了30種,共103種;有機物378種,后又補充了118種,共496種。實施10年后,又補充了65種有機物,合計達664種之多。在 1975年所公布的工作環境空氣和居民區大氣中有害物質zui大允許濃度,其中無機物及其混合物266種,有機物856種,合計達1122種之多。
歐洲經濟共同體在1975年提出的“關于水質的排放標準”的技術報告,列出了所謂“黑名單”和“灰名單”。
“中國環境優先監測研究”亦已完成,提出了“中國環境優先污染物黑名單”,包括14種化學類別共68種有毒化學物質,其中有機物占58種,見表1-1。表中標有“△”符號者為推薦近期實施的名單,包括12個類別,48種有毒化學物質,其中有機物占38種。文章由華晨儀器整理。
表1-1:中國環境優先污染物黑名單
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: